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辞职报告

韦应物:《观田家》赏析(观田家唐韦应物朗读)

2025-09-29 00:45:57 | 人围观 | 评论:

《观田家》的其他改写版本

韦应物:《观田家》赏析

引言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韦应物:《观田家》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赏析

“微雨众花卉,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 “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雨”,而将重点放在“众花卉”三字上,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一雷惊蛰始”以民间传说“惊蛰”这天雷鸣,而民火惊动,点出春耕之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专门写农家耕作的农夫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还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在前面铺叙农家耕作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生活中的艰辛。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荒唐生活羞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没有渲染夸饰。

拓展

韦应物

韦应物(737-约792年,周后汉初)是唐代诗人中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因才高八斗而被称为“王孟韦”,后来更名作“陶渊明”。他对田园诗有独特见解和艺术追求,认为诗应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并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观田家》创作背景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劳与不得温饱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

拓展:观田家诗词阅读含答案

8.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相比,两首诗歌都用到了哪种表现手法?这首诗是如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5分)

9.本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有何作用? (6分)

8.(5分)

两首诗都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这首诗的对比手法具体表现在:田家终岁辛劳与不得温饱对比;田家“仓禀无宿储”和朝廷“徭役犹未已”对比;田家终年辛劳却家无隔夜粮与作为朝廷官员的诗人自己不耕种却从田家获取俸禄对比。(3分)

9.(6分)

农民终岁辛劳却不得温饱,诗人联想到身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不从事耕种却俸禄来自乡里,心中顿感惭愧。(4分)作用:通过自责,表现了一个封建官吏的良知,从而提升了全诗的格调,升华了诗歌的主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