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辞职报告

大班诗歌《春天》(大班诗歌春天图文)

2025-10-06 15:24:44 | 人围观 | 评论: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春天来了(游戏)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在户外活动的乐趣;
2.激发创作潜力,锻炼动手能力;
3.感受风力大小对有关风的玩具的影响。

二、活动准备

  1. 教师集体准备制作的风儿 toys(如扇子、纸鸢、降落伞等);
  2. 提供长方形、正方形网格纸板和模型草图,包括:
  3. 未画网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板;
  4. 纽格为10cm×1cm、3×3cm、4×4cm、5×5cm等。
  5. 提供代表地的纸板(如圆形或方形),包括:
  6. 未画网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草图;
  7. 纽格为10cm×1cm、3×3cm、4×4cm、5×5cm等。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和风儿做游戏(30分钟)
  1. 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风,体验春风吹在脸上的感觉。(10分钟)
  2. 引导幼儿观察风的方向和力度,感受春天在他们周围带来的变化。

  3. 启发讨论: (1) 风吹在脸上有什么感觉?(2) 制作风筝、风筝、降落伞等需要什么材料?

  4. 提供材料,并引导幼儿自由制作风儿 toys。

  5. 制作玩具(10分钟)

  6.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风儿 toys的制作材料,设计并制作一组风儿 toys(如扇子、纸鸢)。

  7. 和风儿做游戏。(5分钟)

  8. 带幼儿到户外,自由选择风儿 toys参与游戏,如吹大风、小风等。
活动二我做园林设计师(30分钟)
  1. 谈话引题:(1) 引导幼儿欣赏有序利植的花草图片或照片。(2)以春天来了,公园的几块地要种植新的花木,请小肜友帮忙设计为由,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2.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参与设计。

  3. 提出要求: (1) 教师出示一长方形纸板,请一位幼儿把花和树“种’到格子中。(2)出示教师事先按一定序“种”的“花”和“树”,引导幼儿比较,让幼儿欣赏按列“种”花和树的美。

  4. 提供材料(如网格草图、花和树模型),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土地”,并与同伴合作种植“花”和“树”。

  5. 种植设计:(5分钟)

  6. 提问:“你认为如何安排‘种’花和‘种’树的顺序?”
  7. 先让幼儿尝试按行种,再尝试按列种。

  8. 欣赏作品(20分钟)

  9. 带幼儿将完成的作品贴在指定位置,并引导他们互相欣赏并相互评价。

  10. 教师点评:重点引导幼儿欣赏正方形网格板的多维排序。(5分钟)

  11. 强调幼儿在设计时的细致思考和创造力。

四、活动延伸

  1. 父母可以一起制作类似的“草图”,并请幼儿参与设计。
  2. 提供更复杂的草图(如多个“土地”),引导幼儿尝试多维度的排列。

五、评价与反思

  1. 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和作品,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材料,并理解不同风力带来的效果。
  2. 记录幼儿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这个活动设计既注重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变化。

教学反思

一、多媒体运用

在本节课中,我成功地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包括优美的视频、配乐和动作动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例如,通过播放“会笑的书”和“会唱的书”,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特点,从而更容易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此外,配乐也增强了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在朗读诗歌时感到更加投入和有趣。

二、活动准备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准备了教学资源,包括: 1. 已经与幼儿交流过对春色的感受,并通过阅读“春天的书”来理解诗歌内容; 2. 使用三本大书,每本书都包含不同段落的内容,为仿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

三、活动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 引言(导入):通过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温暖的春天,引导孩子们分享对春色的感受。 2. 逐本阅读:通过依次展示第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和第二本“会唱的书”,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尝试仿编。 3. 互动交流: - 讨论不同版本的内容表达方式(如“每一页说几句话”的差异); - 通过游戏“图片不见了”加深对完整朗诵诗歌的理解。 4. 延伸环节: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自己阅读过的春天书籍,并尝试仿编。

四、反思与改进

  1. 多媒体使用优化
  2. 在《秋天的雨》这首诗中,配乐更加引人注目,有助于孩子们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朗诵。
  3. 语言表达能力提升
  4. 通过仿编环节,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诗歌内容中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增强对春天的理解。
  5. 互动与延伸
  6. 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导,他们积极提问、讨论和分享,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总结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资源和分组阅读,成功引导孩子们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虽然在教学设计上还有优化的空间,但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篇文章是关于幼儿园诗歌活动方案的指导方针。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


大班诗歌《春天》10

活动目标

  1. 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诗歌内容,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2. 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重点

能大胆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难点

丰富词汇,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春天的秘密。

准备

  1. 知道春天的特征(花朵盛开、树木变绿)。
  2. 每组一张大图画纸,绘画用彩笔若干。
  3. 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谈话:春天来了,为什么它会变得如此美丽?
  2. 观看《春天在哪里》音乐表演:
  3. 春天的景象(花朵盛开、草木葱茏)。
  4. 环境描写(池塘里的白鹭、春风)、植物的变化(柳树发芽)。
二、欣赏诗歌感受理解 [p]
  1. 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2. 春天是会笑的书,页中每一幅图都让人心旷神怡。
  3. 故事中的秘密藏在每一处细节里:
    • 难忘的一本书(春天的故事),
    • 灰暗而神奇的森林(柳树),
    • 画家描绘美丽的天空(天空)。
三、分组操作表现表达 [p]
  1. 各组参与者:
  2. 观看图片、听音乐、观察景象,描述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3. 动作表达:
  4. 小手舞动,模仿小兔子、蜜蜂、蝴蝶的动作描述(会飞的、会结花的)。
  5. 仿编练习:
  6. 各组参与者:
    • 演唱、表演、绘画、写作业、配乐等环节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发现和感受。
四、展示与分享 [p]
  1. 小组成员以小组形式展示所创作品,互相评价并互评。
  2. 个别展示:
  3. 小组成员用彩笔在纸上勾勒出春天的秘密,加入自己的创意或故事,编成一首诗(如《春天秘密》)。
五、延伸与拓展 [p]
  1. 每位小选手提出自己创作的题目,并分享给其他组。
  2. 布局展示:
  3. 小朋友从头到尾讲述自己的故事,加入各种表情动作(兴奋、惊叹、感动等),编成一首简短的诗。

活动反思

春天悄悄地走来了,它带来了很多色彩和变化。
1. 诗歌《春天》是一首优美的韵律,描绘了春天的不同方面:花朵盛开、树木葱茏、鸟鸣声、蝴蝶舞动。
2. 教师有目的地布置了很多相关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整个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的热情和创造力让老师感到非常满足!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